繁華難久住,搖落得輕身。遠近隨風力,高低逐日輪。
紙鳶云外線,野馬路旁塵。悟得循環理,相逢總未真。
九秋雜詠 其二 秋蓬。清代。成鷲。 繁華難久住,搖落得輕身。遠近隨風力,高低逐日輪。紙鳶云外線,野馬路旁塵。悟得循環理,相逢總未真。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云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于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后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云寺、廣州大通寺,終于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云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于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后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云寺、廣州大通寺,終于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秋后夜起述懷。明代。林景清。 暗數流光似擲梭,平生事業愧蹉跎。不堪臥病經旬久,添得新愁萬種多。籬菊幽香才破萼,井梧涼葉乍辭柯。扶筇試向窗前看,強學吟翁一醉歌。
搗練子 其八 八梅。兩漢。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菩薩蠻 其三 詠榴有贈。清代。陳去病。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贈譚金吾還朝 其一。明代。區大相。 家住層城接御溝,承恩使越錦衣游。尺書入報明光殿,東盡扶桑看海流。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