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兮龍兮何時興,云行雨施天下平。
湫兮湫兮龍之據,龍今去兮留空名。
蒼松倒影肖鱗角,根盤石壁徒崚崢。
當時旱魃為暴虐,苗禾焦卷皆枯莖。
嗷嗷下民發虔禱,嗟爾無神揚威靈。
予今歌罷龍岡曲,翻令兩腋清風生。
龍岡歌。宋代。趙友直。 龍兮龍兮何時興,云行雨施天下平。湫兮湫兮龍之據,龍今去兮留空名。蒼松倒影肖鱗角,根盤石壁徒崚崢。當時旱魃為暴虐,苗禾焦卷皆枯莖。嗷嗷下民發虔禱,嗟爾無神揚威靈。予今歌罷龍岡曲,翻令兩腋清風生。
趙友直,字益之,號蘭洲,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與祖必蒸、父良坡同登進士第,授桐川簿、遷知縣事。帝炳祥興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廣州抗元死難,友直冒死輿尸歸葬,后隱居眠牛山,自號牛山子,學者稱師干先生。事見清乾隆《紹興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七。 趙友直詩,據清道光本《歷朝上虞詩集》所錄,編為一卷。 ...
趙友直。 趙友直,字益之,號蘭洲,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與祖必蒸、父良坡同登進士第,授桐川簿、遷知縣事。帝炳祥興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廣州抗元死難,友直冒死輿尸歸葬,后隱居眠牛山,自號牛山子,學者稱師干先生。事見清乾隆《紹興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緒《上虞縣志校續》卷七。 趙友直詩,據清道光本《歷朝上虞詩集》所錄,編為一卷。
寄題潘少承西樵山房。明代。黎民表。 新營丹室鐵泉山,千樹梅花不共攀。夜夜京華成短夢,白云紅葉屋三間。
淮浦歌三章為太仆楊敬之作 其一。明代。邊貢。 淮浦泱泱淮水流,月明長照浦中樓。白鶴青猿好相訪,主人今只在滁州。
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題郭主簿模摩詰本輞川圖卷 其十五 白石灘。元代。楊敬德。 湍駛風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獨移時,白鷗翩然下。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二。清代。朱彝尊。 青粉墻低望里遙,紅泥亭子柳千條。郎船但逐東流水,西麗橋來北麗橋。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