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
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摘星嶺。宋代。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
洪適。 洪適(1117~1184)南宋金石學家、詩人、詞人。初名造,字溫伯,又字景溫;入仕后改名適,字景伯;晚年自號盤洲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波陽縣)人,洪皓長子,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封魏國公,卒謚文惠。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同時,他在金石學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題畫 其三。明代。張弼。 云杉如薺屋如蚶,詰曲溪流瀉碧潭。獨立小橋吟不盡,插天晴翠太湖南。
送宋膳部惟一考績北上。。歐大任。 寒城出祖大江濤,曾是從君水部曹。稍轉云司勞削牘,更移蘭省借揮毫。星前入奏燕山近,雪后趨朝漢殿高。計最祠官應戀闕,可能歸及薦櫻桃。
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唐代。李逢吉。 解韨辭丹禁,揚旌去赤墀。自驚非素望,何力及清時。又據三公席,多慚四老祠。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江漢饒春色,荊蠻足夢思。唯憐吐鳳句,相示鑿龍期。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