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楊柳絲絲雨,他鄉又逢寒食。幾度劉郎,當年曼倩,迢遞水村煙驛。尋蹤訪跡。正馬上相逢,杏花狼藉。惟有沙邊,舊時鷗鷺似相識。
天涯流浪最久,十年何所事,幽愫歷歷。換字鵝歸,看梅鶴去,回首征衫淚漬。新歡舊憶。笑客處如歸,歸處如客。獨倚危闌,亂山無數碧。
齊天樂(戊申百五王野處酌別)。宋代。柴望。 青青楊柳絲絲雨,他鄉又逢寒食。幾度劉郎,當年曼倩,迢遞水村煙驛。尋蹤訪跡。正馬上相逢,杏花狼藉。惟有沙邊,舊時鷗鷺似相識。天涯流浪最久,十年何所事,幽愫歷歷。換字鵝歸,看梅鶴去,回首征衫淚漬。新歡舊憶。笑客處如歸,歸處如客。獨倚危闌,亂山無數碧。
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發生戰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長臺鎮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號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為太學上舍,供職中書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編《丙丁龜鑒》,列舉自戰國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晉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間,凡屬丙午、丁未年份,約有半數發生戰亂,意在說明“今來古往,治日少而亂日多”,切望當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國后,拒絕元朝征召,吟詩填詞寄托亡國哀思。世稱“柴氏四隱”。著作有《道州苔衣集》、《詠史詩》20首及詞集《涼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長臺鎮高齋山下,列為江山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罷輪臺。皇帝坐殿上,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磐湖秋色同諸禪侶夜坐。明代。羅萬杰。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里流泉雜磬聲。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甌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既奉既將,亦奠在位。有永群后,實相祀事。何以臨下,心意不貳。
贈維揚故人。唐代。徐鉉。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故人相見重凄涼。樓臺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驛路長。莫怪臨風惆悵久,十年春色憶維揚。
登塔。宋代。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雪山西北橫,大江東南流。畫棟云氣涌,鐵鐸風聲遒。旅懷忽惻愴,涕下不能收。十年辭象魏,萬里懷松楸。仰視去天咫,絕叫當聞不?帝閽守虎豹,此計終悠悠。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