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脫落群芳息。有一枝先白。孤標疏影壓花叢,更清香堪惜。
吟情無盡,賞音未已,早紛紛藉藉。想貪結子去調羹,任叫云橫笛。
賀圣朝(和宗之梅)。宋代。趙師俠。 千林脫落群芳息。有一枝先白。孤標疏影壓花叢,更清香堪惜。吟情無盡,賞音未已,早紛紛藉藉。想貪結子去調羹,任叫云橫笛。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趙師俠。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震兒設教永平移家就養途中即事有作。清代。孔繼瑛。 有子悲風木,饑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馀生。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渡水潛相喚,登山恐或驚。崎嶇輪易折,觳速馬難行。攬袖看孫哭,烹茶有婦迎。為言官道近,齊說郡侯清。地繞岡巒勢,人多弦誦聲。疏花開小院,斜日下高城。聚似萍波泛,來當麥浪晴。黃泉誰問路,白發獨添莖。每憶黔婁被,徒憐考叔羹。蕭條愁官館,何日送歸旌。
陌上暮春。明代。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桂太傅挽章 其二。明代。羅洪先。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集義齋。魏晉。張載。 小齋新創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養勇所期戾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此道幾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驚。
朝謁長陵同宋望之侍御作。。胡直。 長陵丹闕倚蒼蔥,萬柏分行輦路通。山出恒宗來王氣,水連瀛海扈靈宮。瑤階羽衛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霧中。卻看群峰如躍馬,還疑萬騎獵秋風。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
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陳使君招飲粵秀山是日聽詞人歌陳喬生新制曲有懷喬生。唐代。張喬。 城里高山翠作窩,使君呼酒我能過。一泓如鏡梅妝映,萬井凝脂柳帶拖。雨后更宜浮月飲,風前偏喜醉仙歌。更傳樂府教人唱,獨客相思愁奈何。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