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詳。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托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一說,“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二人,張亢不在其內。 張載的詩文(110篇)
張載今存詩10余首。較可取的有《七哀詩》2首。其一“北芒何壘壘”描寫漢代帝王陵寢被毀后的景象,慨嘆世道亂離和滄桑變化。其三“秋風吐商氣”寫秋風掃林,滿目凄涼的景色:“陽烏收和響,寒蟬無余音”,“肅肅高桐枝,翩翩棲孤禽。仰聽離鴻鳴,俯聞蜻蛚吟。”通過景物的描繪,寓情于景,表現了作者在黑暗現實中的孤獨苦悶心情。
此外,張載還有幾篇賦、頌和銘文。其中《蒙汜賦》當時曾受到傅玄的推崇,是張載的成名之作。明人張溥把張載和張協的作品輯為《張孟陽景陽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西晉文學家。字孟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詳。性格閑雅,博學多聞。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記室督、中書侍郎等職。西晉末年世亂,托病告歸。張載與其弟張協、張亢,都以文學著稱,時稱“三張”。其中,載、協相近,亢則略遜一籌。《文心雕龍》說:“孟陽、景陽,才綺而相埒。”一說,“三張”指張華與張載、張協二人,張亢不在其內。
傳說張載貌丑,外出時頑童常以石擲之,以致“投石滿載”。在《幼學瓊林》中亦有“投石滿載,張孟陽丑態堪憎”之語。可見古人有時也會以貌取人。
太康初,張載至蜀省父,道經劍閣,因著《劍閣銘》。銘文先寫劍閣形勢的險要,次引古史指出國之存亡,在德不在險的道理,被后人譽為“文章典則”(張溥《張孟陽景陽集題辭》),晉武帝曾派人鐫之于石。
移疾。魏晉。張載。 移疾謝華省,問耕還弊舍。扶持便疏慵,曠僻逃將迓。書棋莎徑側,暮粥梧陰下。久矣澄清心,永愧桑弧射。
虞帝廟樂歌辭。魏晉。張載。 皇胡為兮西山之幽,翳長薄兮府清流。眇冀州兮何有,眷茲士兮淹留。皇之神兮如在,子我民兮不窮以愛。沛皇澤兮橫流,暢威靈兮無外。潔尊兮肥俎,九歌兮拓舞。嗟莫報皇之佑。皇欲下兮儼相羊,烈風雷兮暮雨。虞之陽兮漓這滸,皇降集兮巫屢舞。桂酒淇兮瑤觴,皇之歸兮何所。聽駕兮天門,羽毛兮繽紛。俯故宮兮一慨,越宇宙兮無鄰。無鄰兮奈休,七政協兮群生嘉。信玄功兮不宰,猶仿佛兮山阿。
睢陽五老圖。魏晉。張載。 太平氣象養高閑,宴賞諸公老致冠。朝野已聞親相業,廟堂曾睹漆丹桓。形容杰出新圖粲,德澤雄沾舊俗寒。一片忠心涵國史,桑田雖跡迥謨看。
題北村六首。魏晉。張載。 陸軸嘔啞麥上場,謳歌聲韻滿村坊。茅齋病叟安閑久,帝力民歡殆兩忘。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