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懋秋夜游?湖。 ?湖佳可游,既近復能幽。林里棲精舍,山間轉(zhuǎn)去舟。雁飛江月冷,猿嘯野風秋。不是迷鄉(xiāng)客,尋奇處處留。
和朱使欣二首 其一。 南土多為寇,西江盡畏途。山行阻篁竹,水宿礙萑蒲。使越才應有,征蠻力豈無。空傳人贈劍,不見虎銜珠。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三。 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云逐笙歌度,星流宮殿飛。乘風嬉浩蕩,窺月弄光輝。唯有三山鶴,應同千載歸。
唐封泰山樂章 豫和六首 其一。 挹泰壇,紫泰清。受天命,報天成。竦皇心,薦樂聲。志上達,歌下迎。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二。 窈窕流精觀,深沈紫翠庭。金奩調(diào)上藥,寶案讀仙經(jīng)。作賦看神雨,乘槎辨客星。秪應謝人俗,輕舉托云軿。
別?湖。 念別?湖去,浮舟更一臨。千峰出浪險,萬木抱煙深。南郡延恩渥,東山戀宿心。露花香欲醉,時鳥囀馀音。涉趣皆留賞,無奇不遍尋。莫言山水間,幽意在鳴琴。
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 傳聞合浦葉,曾向洛陽飛。何日南風至,還隨北使歸。紅顏渡嶺歇,白首對秋衰。高歌何由見,層堂不可違。誰憐炎海曲,淚盡血沾衣。
奉和圣制過王浚墓應制。 牛斗三分國,龍驤一統(tǒng)年。智高寧受制,風急肯回船。有策擒吳嚭,無言讓范宣。援孤因勢屈,功重為讒偏。舊跡灰塵散,枯墳故老傳。百代逢明主,何辭死道邊。
嶺南送使二首 其一。 獄中生白發(fā),嶺外罷紅顏。古來相送處,凡得幾人還。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其五。 晚節(jié)歡重九,高山上五千。醉中知遇圣,夢里見尋仙。
五君詠五首 其三 李趙公嶠。 李公實神敏,才華乃天授。睦親何用心,處貴不忘舊。故事遵臺閣,新詩冠宇宙。在人忠所奉,惡我誠將宥。南浦去莫歸,嗟嗟蔑孫秀。
巴丘春作。 日出洞庭水,春山掛斷霞。江涔相映發(fā),卉木共紛華。湘戍南浮闊,荊關(guān)北望賒。湖陰窺魍魎,丘勢辨巴蛇。島戶巢為館,漁人艇作家。自憐心問景,三歲客長沙。
游洞庭湖。 平湖曉望分,仙嶠氣氛氳。鼓枻乘清渚,尋峰弄白云。江寒天一色,日靜水重紋。樹坐參猿嘯,沙行入鷺群。緣源斑筱密,罥徑綠蘿紛。洞穴傳虛應,楓林覺自熏。雙童有靈藥,愿取獻明君。
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 搖落長年嘆,蹉跎遠宦心。北風嘶代馬,南浦宿陽禽。佳此黃花酌,酣馀白首吟。涼云霾楚望,濛雨蔽荊岑。登眺思清景,誰將眷濁陰。釣歌出江霧,樵唱入山林。魚以嘉名采,木為美材侵。大道由中悟,逍遙匪外尋。參佐多君子,詞華妙賞音。留題洞庭觀,望古意何深。
岳州宴姚紹之。 杞梓滯江濱,光華向日新。難兄金作友,媚子玉為人。山水含秋興,池亭借善鄰。檐松風送靜,院竹鳥來馴。翠斝吹黃菊,雕盤鲙紫鱗。緩歌將醉舞,為拂繡衣塵。
對酒行巴陵作。 留侯封萬戶,園令壽千金。本為成王業(yè),初由賦上林。繁榮安足恃,霜露遞相尋。鳥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陰。夢中城闕近,天畔海云深。空對忘憂酌,離憂不去心。
游老君洞。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臨又刮山川目。太清飛出離宮景,平地分為散仙福。知津有賴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層巒破曉霞散綺,斷巖涵空霧披縠。界遠都歸粟粒藏,脈近寧勞杖頭縮。不愁風引輕舟卻,更喜村通小徑曲。妙含道德五千余,迥出洞天三十六。青牛稅駕從懶臥,寶猊回拱長蹲伏。猶余砥室燦金星,安用柔宗扶玉局。巖前日月自朝夕陽,物外乾坤豈寒燠。蛇靈必化第須時,豹隱唯鄰聊協(xié)卜。共知容與樂無限,誰想緒余善非獨。兩柱擎天壽八荒,一水為霖登百谷。深嗟晚到償疇昔,爭忍疎游逾信宿。癡兒浪作謝鯤圖,坐進因明天下谷。
翻著葛巾呈趙尹。 昔日接口離倒,今我葛巾翻。宿酒何時醒,形骸不復存。忽聞有嘉客,驪步出閑門。桃花春徑滿,誤識武陵源。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一。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香隨龍節(jié)下,云逐鳳簫飛。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五君詠五首·李趙公嶠。 李公實神敏,才華乃天授。睦親何用心,處貴不忘舊。故事遵臺閣,新詩冠宇宙。在人忠所奉,惡我誠將宥。南浦去莫歸,嗟嗟蔑孫秀。
襄陽路逢寒食。 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陽路。不辭著處尋山水,只畏還家落春暮。
同趙侍御望歸舟。 山庭迥迥面長川,江樹重重極遠煙。形影相追高翥鳥,心腸并斷北風船。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題石壁。 池如明鏡月華開,山學香爐云氣來。神藻飛為鶺鴒賦,仙聲飏出鳳凰臺。
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西京上相出扶陽,東郊別業(yè)好池塘。自非仁智符天賞,安能日月共回光。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