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部挽歌三首。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從。城臨丹闕近,山望白云重。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無由接神理,揮涕向青松。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三月二十日詔宴樂游園賦得風字。 樂游形勝地,表里望郊宮。北闕連天頂,南山對掌中。皇恩貸芳月,旬宴美成功。魚戲芙蓉水,鶯啼楊柳風。春光看欲暮,天澤戀無窮。長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終。
奉和圣制幸鳳湯泉應制。 周狩聞岐禮,秦都辨雍名。獻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溫潤宜冬幸,游畋樂歲成。湯云出水殿,暖氣入山營。坎意無私潔,乾心稱物平。帝歌流樂府,溪谷也增榮。
恩賜樂游園宴。 漢苑佳游地,軒庭近侍臣。共持榮幸日,來賞艷陽春。饌玉頒王篚,摐金下帝鈞。池臺草色遍,宮觀柳條新。花綬光連榻,朱顏暢飲醇。圣朝多樂事,天意每隨人。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 河上無名老,知非漢代人。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玄妙為天下,清虛用谷神。化將和氣一,風與太初鄰。靈廟觀遺像,仙歌入至真。皇心齊萬物,何處不同塵。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其一。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其三。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其二。 黃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唐封泰山樂章 其六。 享帝享親,維孝維圣。緝熙懿德,敷揚成命。華夷志同,笙鏞禮盛。明靈降止,感此誠敬。
詠方圓動靜示李泌。 方如棋局,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
句。 分班曉入翔鴛閣,直舍旁連浴鳳池。
雜曲歌辭 其三 舞馬詞。 綵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
雜曲歌辭 其二 舞馬詞。 天祿遙徵衛叔,日龍上借羲和。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
雜曲歌辭 其一 舞馬詞。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眄鼓凝驕躞蹀,聽歌弄影徘徊。
東都酺宴四首 其一。 重華升寶歷,軒帝眇閑居。政成天子孝,俗返上皇初。忘味因觀樂,歡心寄合酺。自憐疲馬意,戀戀主恩馀。
東都酺宴四首 其三。 曉月調金闕,朝暾對玉盤。爭馳群鳥散,斗伎百花團。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歡。洛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
夕宴房主簿舍。 歲晏關雍空,風急河謂冰。薄游羈物役,微尚愜遠憑。旅館月宿永,閉扃云思興。伊人美修夜,朋酒惠來稱。交談既清雅,琴吹亦凄凝。不逢君蹇涸,幽意長郁蒸。
唐封泰山樂章 其二。 億上帝,臨下庭。騎日月,陪列星。嘉視信,大糦馨。澹神心,醉皇靈。
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 西岳鎮皇京,中峰入太清。玉鑾重嶺應,緹騎薄云迎。霽日懸高掌,寒空類削成。軒游會神處,漢幸望仙情。舊廟青林古,新碑綠字生。群臣原封岱,還駕勒鴻名。
岳州守歲二首 其一。 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
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 鳳皇樓下對天泉,鸚鵡洲中匝管弦。舊識平陽佳麗地,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將水動千尋日,幕共林橫兩岸煙。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
贈工部尚書馮公挽歌三首 其二。 爵位題龍旐,威儀出鳳城。路傍人泣送,門外馬嘶迎。萬事非吾有,千悲是世情。昔焉稱夏日,今也謚冬卿。
贈工部尚書馮公挽歌三首 其一。 忠鯁難為事,平生盡畏途。如弦心自直,秀木勢恒孤。詔葬南陵道,神游北斗樞。貴門傳萬石,馀慶在雙珠。
李工部挽歌三首 其三。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弦歌。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過。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韋譙公挽歌二首 其二。 國騁雙騏驥,庭儀兩鳳皇。將星連相位,玉樹伴金鄉。歌舞侯家艷,軒裘戚里光。安知杜陵下,碑版已相望。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