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樸(?—878),字見素,一作太樸,福州長樂人。【《全唐詩》作吳興(今湖州)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年不詳,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詩,無功名之念,隱居嵩山,寄食寺廟中當居士,常與山僧釣叟相往還。與詩僧貫休、方干、李頻為詩友。周樸,唐末詩人,生性喜歡吟詩,尤其喜歡苦澀的詩風。 周樸的詩文(48篇) 周樸的名句(3條)
周樸,唐末詩人,生性喜歡吟詩,尤其喜歡苦澀的詩風。如果想到一聯或者一句詩,就感到非常快樂。他曾經在野外(郊外)遇到一位背著柴走路的人,忽然他抓住那人背著的柴,而且大聲說:“我得到了,我得到了!”那樵夫非常驚懼,抽出手臂,丟下柴逃跑了。正好遇到了負責巡邏的士卒,懷疑那樵夫是小偷,就抓住他訊問。這時候周樸慢慢地前去告訴那位士卒說:“只是我剛才見到他背著一捆柴,因此而想到兩句詩罷了。”那位士卒就釋放了那位樵夫。周樸得到的那兩句詩是:“子孫何處閑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當時有一位讀書人,因為周樸作詩喜歡冷僻怪異,就想戲弄戲弄他。有一天,他騎著驢子在路上走,在路旁遇到周樸,那位讀書人就歪戴著帽子低著頭吟誦周樸的詩句:“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東。”周樸聽到了很氣憤,就尾隨在那人身后。那位讀書人只管趕著驢子離開,一點也不回頭看。走到幾里之外周樸才趕上那人,就對那人說:“我的詩是‘河聲流向西’,你怎么能說流向東呢?”那位讀書人就點點頭罷了,并不接言辯解。這件事在閩中地區被當做笑料流傳。
玉泉寺。唐代。周樸。 寺還名玉泉,澄水亦遭賢。物尚猶如此,人爭合偶然。溪流云斷外,山峻鳥飛還。初日長廊下,高僧正坐禪。
宿劉溫書齋。唐代。周樸。 不掩盈窗日,天然格調高。涼風移蟋蟀,落葉在離騷。回筆挑燈燼,懸圖見海潮。因論三國志,空載幾英豪。
望中懷古。唐代。周樸。 齊心樓上望浮云,萬古千秋空姓名。堯水永銷天際去,姬風一變世間平。高蹤盡共煙霞在,大道長將日月明。從此安然寰海內,后來無復謾相傾。
升山寺。唐代。周樸。 升山自古道飛來,此是神功不可猜。氣色雖然離禹穴,峰巒猶自接天臺。巖邊折樹泉沖落,頂上浮云日照開。南望閩城塵世界,千秋萬古卷塵埃。
福州開元寺塔。唐代。周樸。 開元寺里七重塔,遙對方山影擬齊。雜俗人看離世界,孤高僧上覺天低。唯堪片片紫霞映,不與濛濛白霧迷。心若無私羅漢在,參差免向日虹西。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