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張繼的詩文(49篇) 張繼的名句(5條)
讀嶧山碑。唐代。張繼。 六國平來四海家,相君當代擅才華。誰知頌德山頭石,卻與他人戒后車。
送鄒判官往陳留。唐代。張繼。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國使乘軺去,諸侯擁節迎。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甿。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剡縣法臺寺灌頂壇詩。唐代。張繼。 九燈傳像法,七夜會龍華。月靜金田廣,幡搖銀漢斜。香壇分地位,寶印辨根牙。試問因緣者,清溪無數沙。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唐代。張繼。 黃閣開幃幄,丹墀拜冕旒。位高湯左相,權總漢諸侯。不改周南化,仍分趙北憂。雙旌過易水,千騎入幽州。塞草連天暮,邊風動地愁。無因隨遠道,結束佩吳鉤。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