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翰,名鵬,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狀元及第,而且是連中三元,歷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該科進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禮部侍郎于邵。試題《白云起封中賦》等。 崔元翰的詩文(3篇) 崔元翰的名句(3條)
崔元翰之父名良佐,是齊國公崔日用的堂弟,因母喪而隱居教書治學,多有著述。崔元翰通經史、工詩文,年近五十始舉進士。府試、省試皆第一,中狀元后,博學宏詞科、賢良方正科、直言極諫科又皆第一。主考官于邵贊曰:"不十五年,當掌詔令。"貞元三年(787)召入朝為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七年知制誥。于朝中言辭溫厚,舉止莊重得體,有典誥之風范。然而他生性剛烈,不為世所容。知制誥不到兩年即被降職,不久病故。
崔元翰是學者型的官僚。性喜孤獨,極少結交,一心于翰墨,好學不倦。他師法班固、蔡邕。尤善對策、奏記及碑志。主張文以載道。今《全唐詩》存其詩七首。錄其一首《雨中對后檐叢竹》:"含風搖硯冰,帶雨拂墻衣。乍似秋江上,漁家半掩扉。"
其弟崔敖、崔備亦與他同取進士科,兄弟三人名列一榜前列,傳為佳話。
奉和登玄武樓觀射即事書懷賜孟涉應制。唐代。崔元翰。 寧歲常有備,殊方靡不賓。禁營列武衛,帝座彰威神。講事一臨幸,加恩遍撫巡。城高鳳樓聳,場迥獸侯新。飲羽連百中,控弦逾六鈞。揀材盡爪士,受任皆信臣。光賞文藻麗,便繁心膂親。復如觀太清,昭爛垂芳辰。
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詠應制。唐代。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時。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余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圣心對此應有感,隱跡如斯誰復知。懷賢勞永嘆,比物賦新詩。聘丘園,訪茅茨,為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