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清江蘇吳縣人,字實君,號玉洲。李寅子。雍正二年進士,官編修。工詩。生平游蹤,歷巴蜀,過秦、漢、唐之故都,望終南、武關之形勝,登泰山,謁孔林,登臨憑吊,發而為詩,頗得江山之助。有《三經附義》、《貞一齋集》。 ...
李重華。 清江蘇吳縣人,字實君,號玉洲。李寅子。雍正二年進士,官編修。工詩。生平游蹤,歷巴蜀,過秦、漢、唐之故都,望終南、武關之形勝,登泰山,謁孔林,登臨憑吊,發而為詩,頗得江山之助。有《三經附義》、《貞一齋集》。
野望。近現代。曹敏。 芳草郊原極望迷,武陵何處是清溪。春花憔悴驚風雨,野市蕭條泣鼓鼙。虎入平陽煙景改,塵生滄海暮云低。誰銷天下兵戈氣,化作晴空五色霓。
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渡錢塘七首 其七。明代。胡應麟。 坐擁輕橈入亂山,蓬萊東望彩云閒。麻姑是處堪攜手,重疊秋江倚翠鬟。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宿江樓。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