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齡不厭山,山不養伯齡。松顛有樵墮,石上無禾生。
不忍六尺軀,遂作東南行。諸侯盡食肉,壯氣吞八纮。
不唧溜鈍漢,何由通姓名。夷齊餓死日,武王稱圣明。
節義士枉死,何異鴻毛輕。努力事干謁,我心終不平。
揚州送伯齡過江。唐代。盧仝。 伯齡不厭山,山不養伯齡。松顛有樵墮,石上無禾生。不忍六尺軀,遂作東南行。諸侯盡食肉,壯氣吞八纮。不唧溜鈍漢,何由通姓名。夷齊餓死日,武王稱圣明。節義士枉死,何異鴻毛輕。努力事干謁,我心終不平。
盧仝tóng〈形〉(約795-835) 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他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愿仕進。后遷居洛陽。家境貧困,僅破屋數間。但他刻苦讀書,家中圖書滿架。仝性格狷介,頗類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種雄豪之氣,又近似韓愈。是韓孟詩派重要人物之一。 ...
盧仝。 盧仝tóng〈形〉(約795-835) 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他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愿仕進。后遷居洛陽。家境貧困,僅破屋數間。但他刻苦讀書,家中圖書滿架。仝性格狷介,頗類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種雄豪之氣,又近似韓愈。是韓孟詩派重要人物之一。
過呂梁 其一。明代。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游張公善權二洞四首 其四。宋代。曾幾。 善權石狀說不盡,怪怪奇奇驚倒人。大屋脩廊巖下路,凄風冷雨洞中春。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桂軒辭二章 其一。元代。楊維楨。 桂樹叢生兮軒之陽。沐雨露兮含風霜。王孫不歸兮春草歇而不芳。軒中之人兮壽而康。折瓊枝以為佩兮餐金粟以為糧。軒中之樂兮樂無央。
公娼行。。洪繻。 華人以娼為敗風,東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稅夜夜同,公娼廳事明燈紅。插花盈頭發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貼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搖玲瓏。比目交頸記點鐘,無遮、無礙雌與雄。從此煙花添故事,不須羞澀如吳儂。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