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有田舍,炎州長夢歸。懷恩似秋燕,屢繞玉堂飛。
越酒豈不甘,海魚寧無肥。山裘醉歌舞,事與初心違。
曄曄文昌公,英靈世間稀。長江浩無際,龍蜃皆歸依。
賤子感一言,草茅發光輝。從來雞鳧質,得假鳳凰威。
常欲討玄珠,青云報巍巍。龍門竟多故,雙淚別旍旂。
將歸鐘陵留贈南海李尚書。唐代。陳陶。 楚國有田舍,炎州長夢歸。懷恩似秋燕,屢繞玉堂飛。越酒豈不甘,海魚寧無肥。山裘醉歌舞,事與初心違。曄曄文昌公,英靈世間稀。長江浩無際,龍蜃皆歸依。賤子感一言,草茅發光輝。從來雞鳧質,得假鳳凰威。常欲討玄珠,青云報巍巍。龍門竟多故,雙淚別旍旂。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
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燭影搖紅 簾。明代。楊基。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無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只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曾記揚州,紅樓十里東風軟。腰肢半露玉娉婷,猶恨蓬山遠。閑悶如今怎遣。看草色、青青似剪。且教高揭,放數點春,一雙新燕。
題沈啟南問寢圖 其一。明代。張萱。 莪蒿露結葉初乾,白首萊衣歲若干。此日開圖空掩泣,終天無復夢魂安。
題明倫堂。宋代。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風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先庛萬間。
登金山。清代。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既奉既將,亦奠在位。有永群后,實相祀事。何以臨下,心意不貳。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