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平生事,心將跡并奇。溯江曾學懶,入海為求詩。
云水交相適,魚龍兩不疑。還舟無處覓,大火又西馳。
秋日雜詩二十首 其二十。清代。孫元衡。 回首平生事,心將跡并奇。溯江曾學懶,入海為求詩。云水交相適,魚龍兩不疑。還舟無處覓,大火又西馳。
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貢生。官至東昌知府。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任臺灣同知后所作,記土風物產。 ...
孫元衡。 安徽桐城人,字湘南。貢生。官至東昌知府。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任臺灣同知后所作,記土風物產。
懷息廬和坡翁息軒。明代。李之世。 吾家有息廬,息身未有日。古人悼無聞,四十而五十。百年可例推,想亦無間隙。莫若早回頭,可以息則息。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訓,歸當書之壁。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縱非出山泉,仰愧入林翮。一心信兩端,繹思有馀戚。緬昔負米賢,歡焉供子職。
下皋俱樂亭扁 其十。明代。黃仲昭。 瀟灑林亭僅數椽,包羅風景迥無邊。夜來微雨兼秋至,徹骨清寒疑欲仙。
吊古。明代。倫文敘。 萬事悠悠總逝波,人非物是舊山河。鳳樓寥寂金蓮步,燕館荒涼玉樹歌。別浦春風開芍藥,小亭秋色上藤蘿。客懷正苦風濤惡,況復登臨思轉多。
大名客舍。元代。曹伯啟。 辭鄉彈指浹旬過,謾擬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顏多。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雙親鬢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鋏動高歌。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