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團封綠,蓮萼凋紅,蕭然獨見芳姿。短墻高榭,疏筠怪石偏宜。香遍秋風到處,微雨過、清露零時。花陰下,稱箋毫唱和,杖屨追隨。
曷似江頭竹外,凌霜犯雪,歲晚爭奇。夕賞朝吟,勸秋莫放離披。細看石B53E玉茗,葉縱似、風韻輸伊。最好處,擁新妝、臨鑒碧溪。
勝勝慢(和張文伯木犀)。宋代。王之道。 菊團封綠,蓮萼凋紅,蕭然獨見芳姿。短墻高榭,疏筠怪石偏宜。香遍秋風到處,微雨過、清露零時。花陰下,稱箋毫唱和,杖屨追隨。曷似江頭竹外,凌霜犯雪,歲晚爭奇。夕賞朝吟,勸秋莫放離披。細看石B53E玉茗,葉縱似、風韻輸伊。最好處,擁新妝、臨鑒碧溪。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登姑蘇臺。宋代。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