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弒
〈動〉
(1) (形聲。從殺,式聲。本義:古代統治階級稱子殺父、臣殺君為“弒”)同本義 [murder one's superior]
弒,臣殺君也。——《說文》
凡自虐其君曰弒,自外曰戕。——《左傳·宣公十八年》
放弒其君則殘之。——《周禮·大司馬》
君臣未嘗相弒也。——《禮記·明堂位》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弒虐(指弒君);弒君;弒母
弒【寅集下】【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志切,音試。《釋名》下殺上曰弒。弒,伺也,伺閒而後得施也。《類篇》弒,殺也。自外曰,自內曰弒。《集韻》或作煞、。字原從芻從弋作。
弒【卷三】【殺部】
臣殺君也。《易》曰:“臣弒其君。”從殺省,式聲。式吏切文二重四(重三)
(弒)臣殺君也。經傳殺弒二字轉寫旣多譌亂。音家又或拘泥。中無定見。多有殺讀弒者。按述其實則曰殺君。正其名則曰弒君。春秋正名之書也。故言弒不言殺。三傳述實以釋經之書也。故或言殺、或言弒。不必傳無殺君字也。許釋弒曰臣殺君。此可以證矣。殺在古音十五部。弒在一部。本不相通也。弒漢石經公羊作試。二字同式聲也。白虎通引春秋讖曰。弒者、試也。欲言臣子殺其君父不敢卒。閒司事。可稍稍試之。釋名曰。弒、伺也。說同。皆本文言傳之意。易曰。臣弒其君。文言傳文。從殺省。式聲。式吏切。一部。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