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蕭獻士(一本題下有往鄴中三字)。 惆悵煙郊晚,依然此送君。長河隔旅夢,浮客伴孤云。淇上春山直,黎陽大道分。西陵倘一吊,應有士衡文。
送裴員外往江南。 分務江南遠,留歡幕下榮。楓林縈楚塞,水驛到湓城。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驚。風帆幾泊處,處處暮潮清。
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 東洛居賢相,南方待本師。旌麾儼欲動,杯錫杳仍遲。積雪迷何處,驚風泊幾時。大臣能護法,況有故山期。
送李使君赴撫州。 遠送臨川守,還同康樂侯。歲時徒改易,今古接風流。五馬嘶長道,雙旌向本州。鄉心寄西北,應上郡城樓。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時鳥催春色,離人惜歲華。遠山隨擁傳,芳草引還家。北固潮當闊,西陵路稍斜。縱令寒食過,猶有鏡中花。
賣藥人處得南陽朱山人書。 賣藥何為者,逃名市井居。唯通遠山信,因致逸人書。已報還丹效,全將世事疏。秋風景溪里,蕭散寄樵漁。
寄劉方平。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結束甘從戎。嚴子持竿心寂歷,寥落荒籬遮舊宅。終日碧湍聲自喧,暮秋黃菊花誰摘。每望南峰如對君,昨來不見多黃云。石徑幽人何所在,玉泉疏鐘時獨聞。與君從來同語默,豈是悠悠但相識。天畔三秋空復情,袖中一字無由得。世人易合復易離,故交棄置求新知。嘆息青青長不改,歲寒霜雪貞松枝。
問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門外水流何處,天邊樹繞誰家。山色東西多少,朝朝幾度云遮。
送鄭二之茅山。 水流絕澗終日,草長深山暮春。犬吠雞鳴幾處,條桑種杏何人。
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少府。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詎能知遠近,徒見蕩煙霄。即此滄洲路,嗟君久折腰。
酬李司兵直夜見寄。 江城聞鼓角,旅宿復何如。寒月此宵半,春風舊歲馀。徒云資薄祿,未必勝閑居。見欲扁舟去,誰能畏簡書。
奉和漢祖廟下之作。 古廟風煙積,春城車騎過。方修漢祖祀,更使沛童歌。寢帳巢禽出,香煙水霧和。神心降福處,應在故鄉多。
寄權器。 露濕青蕪時欲晚,水流黃葉意無窮。節近重陽念歸否,眼前籬菊帶秋風。
酬裴十四(得晏字)。 淮海各聯翩,三年方一見。素心終不易,玄發何須變。舊國想平陵,春山滿陽羨。鄰雞莫遽唱,共惜良夜晏。
題竹扇贈別。 湘竹殊堪制,齊紈且未工。幸親芳袖日,猶帶舊林風。掩笑歌筵里,傳書臥閣中。竟將為別贈,寧與合歡同。
和中丞奉使承恩,還終南舊居。 軒車尋舊隱,賓從滿郊園。蕭散煙霞興,殷勤故老言。謝公山不改,陶令菊猶存。苔蘚侵垂釣,松篁長閉門。風霜清吏事,江海諭君恩。祗召趨宣室,沉冥在一論。
田家作。 臥見高原燒,閑尋空谷泉。土膏消臘后,麥隴發春前。藥驗桐君錄,心齊莊子篇。荒村三數處,衰柳百馀年。好就山僧去,時過野舍眠。汲流寧厭遠,卜地本求偏。向子諳樵路,陶家置黍田。雪峰明晚景,風雁急寒天。且復冠名鹖,寧知冕戴蟬。問津夫子倦,荷蓧丈人賢。顧物皆從爾,求心正儻然。稽康懶慢性,只自戀風煙。
句。 微官同侍蒼龍闕,直諫偏推白馬生。(《寄李補闕》,出《詩式》)。
初出沅江夜入湖。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間心。
酬李判官度梨嶺見寄。 隴首怨西征,嶺南雁北顧。行人與流水,共向閩中去。
宿嚴維宅送包七(一作劉長卿詩,題下作送包。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盡室今為客,經秋空念歸。歲儲無別墅,寒服羨鄰機。草色村橋晚,蟬聲江樹稀。夜涼宜共醉,時難惜相違。何事隨陽侶,汀洲忽背飛。
送李山人還。 從來無檢束,只欲老煙霞。雞犬聲相應,深山有幾家。
送裴陟歸常州。 夜雨須停棹,秋風暗入衣。見君嘗北望,何事卻南歸。
歸渡洛水。 暝色赴春愁,歸人南渡頭。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誰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夜發沅江寄李潁川劉侍郎(時二公貶于此)。 半夜回舟入楚鄉,月明山水共蒼蒼。孤猿更發秋風里,不是愁人亦斷腸。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