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此地。 出處各有在,何者為陸沉。幸無迫賤事,聊可祛迷襟。世路少夷坦,孟門未嶇嶔。多慚入火術,常惕履冰心。一跌不自保,萬全焉可尋。行行念歸路,眇眇惜光陰。浮生如過隙,先達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力衰在所養,時謝良不任。但憶舊棲息,愿言遂窺臨。云間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蘿鳶自為幄,風泉何必琴。歸此老吾老,還當日千金。
在郡秋懷二首 其一。 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嘆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飾,直道如不羈。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毀亦隨。悠悠滄江渚,望望白云涯。露下霜且降,澤中草離披。蘭艾若不分,安用馨香為。
登荊州城望江二首。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嘆誰家子。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緬然萬里露,赫曦三伏時。飛走逃深林,流爍恐生疵。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肅事誠在公,拜慶遂及私。展力慚淺效,銜恩感深慈。且欲湯火蹈,況無鬼神欺。朝發高山阿,夕濟長江湄。秋瘴寧我毒,夏水胡不夷。信知道存者,但問心所之。呂梁有出入,乃覺非虛詞。
感遇十二首 其五。 魚游樂深池,鳥棲欲高枝。嗟爾蜉蝣羽,薨薨亦何為。有生豈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滅,吾心安得知。浩嘆楊朱子,徒然泣路岐。
感遇十二首 其九。 抱影吟中夜,誰聞此嘆息。美人適異方,庭樹含幽色。白云愁不見,滄海飛無翼。鳳皇一朝來,竹花斯可食。
感遇十二首 其四。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雜詩五首 其三。 良辰不可遇,心賞更蹉跎。終日塊然坐,有時勞者歌。庭前攬芳蕙,江上托微波。路遠無能達,憂情空復多。
雜詩五首 其四。 湘水吊靈妃,斑竹為情緒。漢水訪游女,解佩欲誰與。同心不可見,異路空延佇。浦上青楓林,津傍白沙渚。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神物亦豈孤,佳期竟何許。
始興南山下有林泉嘗卜居焉荊州臥病有懷此地。 出處各有在,何者為陸沈。幸無迫賤事,聊可祛迷襟。世路少夷坦,孟門未嶇嵚。多慚入火術,常惕履冰心。一跌不自保,萬全焉可尋。行行念歸路,眇眇惜光陰。浮生如過隙,先達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力衰在所養,時謝良不任。但憶舊棲息,愿言遂窺臨。云間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蘿蔦自為幄,風泉何必琴。歸此老吾老,還當日千金。
九度仙樓。 誰斷巨鰲足?連山分一股。誰跨海上鵬?壓作參差羽。應是女媧輩,化工揮巧斧。掀翻煮石云,大塊將天補。渣滓至今在,縣瓴分注乳。磊落擲遐荒,齟齬不合土。忙驚日月過,晃漾空中舞。裒益問巨靈,谽谺礙臂武。塞罅制逆流,努力跡駢拇。神禹四載仆,九年梗作雨。紆回殺拗區,澎湃亂飛鼓。漫下祖龍鞭,六丁擭舟府。漫發熊繹矢,非石又非虎。數狹不能制,伊誰可再侮。曾把蓬萊輪,難將此物賭。羅浮亦可移,此物不可取。肋斗出盤山,粗能踞地主。芝田第九層,最上蕙生圃。
感遇十二首 其三。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每勞蒼生念,不以黃屋尊。興化俟群辟,擇賢守列藩。得人此為盛,咨岳今復存。降鑒引君道,殷勤啟政門。容光無不照,有象必為言。成憲知所奉,致理歸其根。肅肅稟玄猷,煌煌戒朱軒。豈徒任遇重,兼爾宴錫繁。載聞勵臣節,持答明主恩。
答太常靳博士見贈一絕。 上苑春先入,中園花盡開。唯馀幽徑草,尚待日光催。
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詔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肅命趨仙闕,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殊。義沾投分末,情及解攜初。追餞扶江介,光輝燭里閭。子云應寂寞,公叔為吹噓。景物春來異,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穩,鐘鼓聽猶徐。林隔王公輿,云迷班氏廬。戀親唯委咽,思德更躊躇。徇義當由此,懷安乃闕如。愿酬明主惠,行矣豈徒歟。
商洛山行懷古。 園綺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古,荒途始一過。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暉滿,從中幽興多。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南還湘水言懷。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茍不達,取樂遂吾情。
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薄宦晨昏闕,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不諂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云雨嘆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去國誠寥落,經途弊險巇.歲逢霜雪苦,林屬蕙蘭萎。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一從關作限,兩見月成規。苒苒窮年籥,行行盡路岐。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垂。樹晚猶蔥蒨,江寒尚渺瀰。土風從楚別,山水入湘奇。石瀨相奔觸,煙林更蔽虧。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松筱行皆傍,禽魚動輒隨。惜哉邊地隔,不與故人窺。疇昔陪鹓鷺,朝陽振羽儀。來音雖寂寞,接景每逶迤。朝罷冥塵事,賓來話酒卮。邀歡逐芳草,結興選華池。及此風成嘆,何時霧可披。自憐無用者,誰念有情離。望美音容闊,懷賢夢想疲。因聲達霄漢,持拙守東陂。
當涂界寄裴宣州。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章綬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登臨沮樓。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多。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山檻憑南望,川途眇北流。遠林天翠合,前浦日華浮。萬井緣津渚,千艘咽渡頭。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徒然騁目處,豈是獲心游。向跡雖愚谷,求名異盜丘。息陰芳木所,空復越鄉憂。
登荊州城樓。 天宇何其曠,江城坐自拘。層樓百馀尺,迢遞在西隅。暇日時登眺,荒郊臨故都。累累見陳跡,寂寂想雄圖。古往山川在,今來郡邑殊。北疆雖入鄭,東距豈防吳。幾代傳荊國,當時敵陜郛。上流空有處,中土復何虞。枕席夷三峽,關梁豁五湖。承平無異境,守隘莫論夫。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端居向林藪,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戇,非如寧武愚。今茲對南浦,乘雁與雙鳧。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林筍苞青籜,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緣堤。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海郡,兼話武陵溪。異壤風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際朝野,從此待金閨。
游洞門題陳氏丹臺詩。 雞頭西畔洞門開,陳氏丹升劫仞臺。魅鬼昔年誠誓否?至今猶說鬼肩栽。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其一。 韋玄方繼相,荀爽復齊名。在貴兼天爵,能賢出世卿。學聞金馬詔,神見玉人清。藏壑今如此,為山遂不成。
QQ客服
微信客服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