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浸濕;滋潤。
⒉ 比喻受益。
⒈ 浸濕;滋潤。
引《后漢書·獨行傳·諒輔》:“未及日中時,而天云晦合,須臾澍雨,一郡沾潤。”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一日,馳馬從禽,忽值暴雨,而浮光裘略無沾潤,上方嘆為異物也。”
葉圣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詩:“如許英雄干勁足,渠成當在預期先。久渴之坡得沾潤,從今歲歲是豐年。”
⒉ 比喻受益。
引《老殘游記》第五回:“如能救得他們三人性命,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上》:“存銀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為代勞,是不啻眾人之總帳房,茍不予以沾潤,誰樂為之?”
葉圣陶 《城中·在民間》:“認識文化,享用文化,在一般人至多只有一點一滴的沾潤罷了。”
⒈ 潤澤、浸濕。
引《后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諒輔傳》:「未及日中時,而天云晦合,須臾澍雨,一郡沾潤。」
⒉ 分得利益。
引《老殘游記·第五回》:「如能救得他們三人性命,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