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植桑養(yǎng)蠶等事務(wù)。
⒉ 泛指農(nóng)桑。
⒈ 指植桑養(yǎng)蠶等事務(wù)。
引《漢書·地理志下》:“殷 道衰, 箕子 去之 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
《后漢書·東夷傳·馬韓》:“馬韓 人知田蠶,作緜布。”
《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夏歌之七》:“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
宋 范成大 《照田蠶行》:“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歲田蠶好。”
⒉ 泛指農(nóng)桑。
引《魏書·韓顯宗傳》:“田蠶暫廢,則將來無資。此國之深憂也。”
北齊 劉晝 《新論·貴農(nóng)》:“建國者必務(wù)田蠶之實,棄美麗之華。”
《宋史·竇儼傳》:“國家之方,守穀帛而已。二者……宜有勸教。請於《齊民要術(shù)》及《四時纂要》、《韋氏月録》中,採其關(guān)於田蠶園圃之事,集為一卷,鏤版頒行,便於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