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歲寒時的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操高尚的人。
例歲寒,然后知樺柏之后周鄉也。——《論語·子罕》
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唐·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辭李相公》
英strong as the pine tree in winter;
⒈ 后用以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引《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何晏 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彫傷;平歲則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后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脩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
唐 劉禹錫 《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后來富貴已零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宋 蘇軾 《浣溪沙·寓意》詞:“顧我已無當世望,似君須向古人求,歲寒松柏肯驚秋。”
⒈ 語本后以歲寒松柏比喻君子處亂世或逆境時,仍能守正不茍,不變其節操。
引《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六出》:「念吾兄節義全,眾流中獨挺然,歲寒松柏當朝選,忠臣要剖葵心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