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時令。按歲時節令制定的有關農事的政令。當時的政治措施。
⒈ 猶時令。按歲時節令制定的有關農事的政令。
引《左傳·文公六年》:“不告閏朔,棄時政也,何以為民?”
《漢書·成帝紀》:“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陰陽,薄而小之,所奏請多違時政。”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時政,月令也。”
⒉ 當時的政治措施。
引《后漢書·班超梁慬傳論》:“時政平則文德用,而武略之士無所奮其力能。”
金 王若虛 《君事實辨下》:“舉人 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 深陳時政之失,皆后高第。”
吳玉章 《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大致是書院剛成立不久,學生們即愛議論時政。”
⒈ 因時施政的原則。
引《左傳·文公六年》:「不告閏朔,棄時政也。」
⒉ 當時的政令。
引《后漢書·卷四七·班超等傳·論曰》:「時政平則文德用,而武略之士無所奮其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