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行蹤不定,像浮萍般四處漂浮。
例恨匆匆,萍蹤浪影,風(fēng)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鬧殤》
英tracks of a wanderer;
⒈ 見“萍蹤”。亦作“萍蹤”。浮萍的蹤跡。常比喻行蹤飄泊無定。
引元 薩都剌 《秋日池上》詩:“飄風(fēng)亂萍蹤,落葉散魚影。”
元 方回 《寄呈呂道山于八桂》詩:“但愿歲時(shí)一相見,萍蹤從昔慣漂萍。”
明 何景明 《除夕劉戶部宅》詩:“江湖有歧路,漂轉(zhuǎn)嘆萍蹤。”
清 李漁 《憐香伴·神引》:“萍蹤偶寄梵王邊,莫道無緣卻有緣。”
鄒韜奮 《萍蹤憶語》一:“現(xiàn)在‘萍蹤’略定,很想就記憶所及,記些‘憶語’出來,陸續(xù)在本刊上發(fā)表。”
⒈ 比喻行蹤不定。
引宋·陸游〈答交代楊通判啟〉:「瓜戍及期,幸仁賢之為代,萍蹤無定,悵候問之未遑,敢謂勞謙。」
元·薩都剌〈秋日病起池上〉詩:「飄風(fēng)辭萍蹤,落葉散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