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級,徹侯位最高。漢承秦制,為避漢武帝劉徹諱,改徹侯為通侯,或稱“列侯”。
⒉ 泛指諸侯。
⒈ 爵位名。 秦 制爵分二十級,徹侯位最高。 漢 承 秦 制,為避 漢武帝 劉徹 諱,改徹侯為通侯,或稱“列侯”。
引《史記·秦本紀》:“二十二年, 衞鞅 擊 魏,虜 魏 公子 卬,封 鞅 為列侯,號 商君。”
《后漢書·侯霸傳》:“漢 家舊制,丞相拜日,封為列侯。”
⒉ 泛指諸侯。
引三國 魏 曹操 《奏定制度》:“三公列侯,門施內外塾,方三十畝。”
明 李贄 《藏書·富國名臣總前論》:“以自比於列侯都君,而不以佐國家之急, 梁 何説乎!”
⒈ 漢代所封的爵位。異姓功臣受封為侯者稱為「列侯」。
引《漢書·卷四·文帝紀》:「臣謹請陰安侯、頃王后、瑯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議,大王高皇帝子,宜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英語duke (old)?, nobleman, gentry
法語duc (arch.)?, noble, nobl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