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民間傳說中裝有金銀珠寶而且取之不盡的盆兒,比喻資源豐富的地方。
英treasure bowl;
⒈ 傳說中能聚金銀珠寶取之不盡的盆。亦比喻資源豐富的地方。
引明 何孟春 《馀冬序錄摘鈔》卷四:“舊傳 沉萬三 家有聚寶盆事。云在 沉氏,貯少物,物經宿輒滿,百物皆然,他人試之不驗。事聞 太祖,取入試,不驗,遂還 沉氏。”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沉萬三聚寶盆》:“金陵 水西門,有豬龍為患。相傳 明祖 以 沉仲榮 聚寶盆鎮之,乃止。”
楊朔 《香山紅葉》:“那個做活的覺得有點怪,放進石槽里幾個銅錢,錢也拿不完,就知道這是個聚寶盆了。”
李季 《玉門詩鈔·柴達木一青年》:“祖國的 柴達木 簡直是一座聚寶盆呵!”
⒈ 明初,沈萬山獲一寶盆,投入少數金銀,金銀即能聚滿整個寶盆。見清·褚人獲《堅瓠余集·卷二·聚寶盆》。后用以比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例如:「圖書館是個聚寶盆,只要有心,就能從其中獲取源源不絕的資訊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