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道德品質高雅的人。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是多么高尚的人啊!他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鞠躬盡瘁》
英noble; lofty;
⒉ 有意義、不庸俗。
例高尚的娛樂。
英high;
⒈ 使保持高潔。
引《易·蠱》:“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高亨 注:“下‘事’字,偽《孟子外書文説》篇引作‘志’,必有所據,當從之……意謂:夷 齊 不為 周 臣,高尚其志,而得兇禍,餓死于 首陽山。”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穢朝廷。”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孟子二》“夫 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匡章 蓋 齊 之處士,亦是高尚其志者。”
⒉ 指高潔的節操。
引《晉書·隱逸傳·陶潛》:“潛 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宋 范仲淹 《贈方秀才楷》詩:“高尚繼先君,嵓居與俗分。”
⒊ 指志行高潔的人;隱逸之士。
引《北史·李先傳》:“﹝ 昭徽 ﹞尋師訪道,不遠千里。遇高尚則傾蓋如舊,見庸識雖王公蔑如。”
清 錢謙益 《太祖實錄辨證一》:“善長 挈家草莽,詣軍門,俯伏于前,豈隱居高尚者耶?”
⒋ 崇尚,提倡。
引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時五侯羣弟競為奢侈……然皆通敏人事,好士養賢,傾財施與,以相高尚。”
《宋書·五行志二》:“王愷、羊琇 之疇,盛致聲色,窮珍極麗。至 元康 中,夸恣成俗,轉相高尚, 石崇 之侈,遂兼 王 何 而儷人主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家室富饒,競為奢侈。深閑幻術,高尚異能。”
⒌ 崇高。與“卑鄙”相對而言。
引元 胡用和 《粉蝶兒·題金陵景》套曲:“講景物稀奇,鳳城圍遶,士民高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這個女人,道德之高尚,品格之清潔,我們男人,是萬萬不能及的。”
⒍ 指有意義的、非低劣的。
引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輯·“矛盾”的繼續》:“高尚的娛樂總得有一些。”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生意也并不是什么好高尚的營業,只是做了一個賣瘟豬肉的小食物的販子罷了。”
⒈ 品行清高。
引《易經·蠱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 :「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
近高超 崇高 上流
反卑下 低下 下流 庸俗 下級 俗氣 卑鄙 卑劣 微賤
⒉ 清雅不俗。
例如:「他的談吐高尚大方。」
⒊ 物品的款式質地均佳。
例如:「高尚禮品」。
英語noble, lofty, refined, exquisite
法語noble, subl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