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做二十八宿,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東方蒼龍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類似我國二十八宿的說法。
⒈ 指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周天黃道(太陽和月亮所經天區)的恒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
引《淮南子·天文訓》:“五星、八風,二十八宿。”
高誘 注:“二十八宿,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也。”
陶行知 《教育的新生》:“這種學校是以青天為頂,大地為底,二十八宿為圍墻。”
⒉ 指 東漢 中興二十八將。參見“二十八將”。
引唐 溫庭筠 《太液池歌》:“夜深銀漢通 柏梁,二十八宿朝 玉堂。”
顧予咸 補注:“《后漢書論》: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
⒈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依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劃分天空中的恒星。分別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宿;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宿;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宿;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宿,共二十八宿。
英語the twenty-eight constellations
法語Astrologie chinoise, Loge lun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