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鄉愿”。指鄉里中言行不一、偽善欺世的人。引申為見識淺陋、膽小無能之人,今多作“偽君子”之代稱。“原”(愿),謹慎,善良。
例鄉原,德之賊也。——《論語·陽貨》
若今之學宋儒者,直鄉愿而已,孔孟所深惡而痛絕者也!——《老殘游記》
英hypocrite;
⒈ 指鄉里中貌似謹厚,而實與流俗合污的偽善者。原,同“愿”。謹厚貌。參見“鄉愿”。
引《論語·陽貨》:“子曰:‘鄉原,德之賊者也。’”
一本作“愿”。 朱熹 集注:“鄉者,鄙俗之意。原,與‘愿’同……蓋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鄉人之中獨以愿稱。”
唐 皮日休 《鹿門隱書》:“毀人者失其直,譽人者失其實,近於鄉原之人哉?”
⒉ 猶鄉土。
引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漸覺鄉原異,深知土俗殊。”
唐 元稹 《賽神》詩:“邑吏齊進説,幸勿禍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