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批評,責難。
例非議詔書。——《漢書·黃霸傳》
非議政事。
英reproach; censure;
⒈ 責備;指責。
引《晏子春秋·問上十三》:“無以毀譽非議定其身。”
宋 司馬光 《與王介甫書》:“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來者,莫不非議 介甫。”
清 劉大櫆 《解毀》:“小人雖畏人之修,必不能無端而肆其非議之言。”
柔石 《二月》十:“蕭澗秋 在 芙蓉鎮 內終于受校內校外的人們底攻擊了,非議向他而進行,不滿也向他注視了。”
⒈ 反對、毀謗人的議論。
引《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傳》:「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廷中知長信少府夏侯勝非議詔書大不敬,霸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系獄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