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削藳”。
⒉ 猶削草。
⒊ 謂刪改定稿。
⒈ 亦作“削藳”。
⒉ 猶削草。
引《北史·高熲傳》:“所有奇策良謀及損益時政, 熲 皆削稿,代無知者?!?br />參見“削草”。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文擅彫龍,而成輒削藳。”
《新唐書·戴胄傳》:“奏已,即削藳,秘外莫知?!?br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光皇策士》:“鄭湜 無削藳愛君之忠?!?/span>
⒊ 謂刪改定稿。
引明 張煌言 《曹云霖中丞<從龍詩集>序》:“茲 云霖 將削稿以付剞劂氏,貽書問序於予?!?br />清 楊復吉 《<晉人麈>跋》:“《晉人麈》及《粵西瑣記》二書,以未經削稿,生前秘不示人?!?br />王闿運 《衡陽程太夫人述狀》:“謹刊削家狀,略述大節,備大雅君子削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