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教灋”。法典;法規(guī)。
⒉ 猶教義,教理。
⒊ 教育方法。
⒈ 亦作“教灋”。法典;法規(guī)。
引《周禮·地官·鄉(xiāng)大夫》:“正月之吉,受教灋于司徒,退而頒之于其鄉(xiāng)吏。”
⒉ 猶教義,教理。 宋 陶穀 《清異錄·偎紅倚翠太師》:“李煜 在國微行娼家,遇一僧張席, 煜 遂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彈莫不高了,見 煜 明俊醖藉,氣合相愛重。
引煜 乘醉大書右壁曰:‘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太師,鴛鴦寺主,傅持風(fēng)流教法。’”
趙樸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乘就是車子,能運載行人到遠(yuǎn)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
⒊ 教育方法。
引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閨哄》:“怎見得我的教法,不如你的教法,怎見得你的女兒,強(qiáng)似我的女兒?”
⒈ 教學(xué)的方法。
例如:「新式教育應(yīng)講究教材與教法。」
英語teaching method, teachings, doctrine
法語méthode d'enseignement, enseignements, doct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