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臨摹真本;復(fù)制品;臨摹或翻刻的書畫本。
英copy; facsimile;
⒈ 按原本臨摹或翻刻的書畫等。
引宋 范成大 《觀禊帖有感》詩之二:“寳章薶九泉,摹本范百世。”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近來市賈所售墨蹟,多從法帖中雙鉤,而鑒家所刻法帖,又多從摹本上石。”
峻青 《地下水晶宮》:“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左面墻壁上的那幅薄浮雕‘最后的晚餐’,這是 意大利 名畫家 芬奇 的那幅名畫的精妙的摹本。”
⒉ 一種絲織物名稱。俗稱花緞。
引徐珂 《清稗類鈔·物品·摹本》:“摹本,絲織物也,一名花累。俗稱花緞。”
《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二回:“只見門簾開處,進(jìn)來了兩個(gè)人,一色打扮:穿著二藍(lán)摹本緞羊皮袍子,元色摹本皮坎肩。”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三部分五:“系了條雪青湖縐腰帶,套了件茶青舊摹本的領(lǐng)架。”
⒈ 依書畫原跡摹寫而成的本子。也作「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