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廉操與知恥。
例不識廉恥。
不顧廉恥的人。
英honor and shame; sense of honour;
⒈ 廉潔知恥。
引《荀子·修身》:“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
《淮南子·泰族訓》:“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一:“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儻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許地山 《歸途》:“沒廉恥的事情,若不是為饑寒所逼,誰愿意干呢?”
⒈ 廉潔的情操與羞恥心。
引《管子·權修》:「男女無別,則民無廉恥。」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讀書人全要養其廉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