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ēng gāo bì fù
注音ㄉㄥ ㄍㄠ ㄅ一ˋ ㄈㄨˋ
解釋登高:登上高處,指身臨其境。賦:盛行于漢魏六朝時期的一種文體,此借指創造。登上高處,看到無限美好的景色,觸景生情,一定能創作出好的詩賦,以言其志。后多用來表示人有擔任國家要職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賦”。
出處《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愿者何?’”
例子晉·王沈《魏書》:“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作文。
感情登高必賦是中性詞。
繁體登高必賦
近義登高能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