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ǎ tuì táng gǔ
注音ㄉㄚˇ ㄊㄨㄟˋ ㄊㄤˊ ㄍㄨˇ
解釋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出處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將馬來,回私宅去也。”
例子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一遇到困難時,就打退堂鼓。
辨形“退”,不能寫作“推”。
用法動賓式;作賓語;比喻遇到困難就中途退縮。
歇后語敲鑼的倒走
謎語審案完畢
感情打退堂鼓是中性詞。
繁體打退堂皷
近義半途而廢、知難而退、畏縮不前
反義勇往直前
英語give up pursuit without attaining the goal
俄語дать отбóй
日語(途中で)しりごみする,ひっこむ